2018年保监会继续密织制度“篱笆”——
“严”字当头 重塑保险监管
本报记者 李晨阳
□ 今年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公司、重点环节,针对股权、资本、资金运用等突出风险和农业保险、中介市场、互联网保险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坚决整顿市场乱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 对监管内部规程不健全、存在操作风险的,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堵住监管制度漏洞
新的一年保监会再接再厉重塑保险监管。在2017年修订完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26件的基础上,2018年保监会仍在继续密织制度篱笆,防范风险。
1月17日,保监会印发《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明确,将从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与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保险经营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三方面入手,筑牢保险业风险“防洪堤”。
1月26日保监会公布新修订后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贾飙认为,新规为促进保险资金运用稳健发展和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8年,要以更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历史担当精神,全力重塑保险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市场乱象,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8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如此表示。
过去的一年里,保险业以“1+4”系列文件为抓手,在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险市场发展稳中有进,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显示,2017年,全系统共派出2754个检查组,10045人次,对2780家机构实施了现场检查,打出集中整治乱象的“组合拳”。共处罚机构720家次,人员1046人次,罚款金额1.5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24家;撤销任职资格18人,行业禁入4人。2018年开年不满一个月,保监系统已开出超过110张罚单,合并处罚金额约2000万元,其中处罚个人金额超过600万元。
对于违法违规机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坚持高管、机构双罚,在市场准入、产品审批备案、高管核准等方面进行必要限制;对影响恶劣、屡查屡犯的机构和人员依法采取顶格处罚,坚决打击顶风作案行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重拳之下,市场乱象得到集中整肃,保险机构整改工作扎实推进,非理性举牌、境外收购等激进投资行为得到有效管控,一些业务领域乱象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去年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154万亿元,同比增长75%,投资型业务大幅收缩,普通寿险规模保费占人身险业务比重达47.2%,较上年提升11.1个百分点。
不过,一方面,受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的影响,各种风险和矛盾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保险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保险业正处于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期、多年积累深层次矛盾释放期和保险增长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公司的风险逐步暴露。同时,保险违法违规乱象由此丛生,也暴露出保险监管在制度方面还存在漏洞和短板,形成监管空白地带,给不法机构留下了可乘之机,也对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比如,资本不实导致偿付能力失真,保险资金违规运用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与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存在漏洞密切相关。自去年以来,保险监管高层多次对外强调,要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对于监管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实行自我修复和完善。
记者从2018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未来一段时间,保险业将继续从严监管。今年,保监会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公司、重点环节,针对股权、资本、资金运用等突出风险和农业保险、中介市场、互联网保险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坚决整顿市场乱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市场乱象。
“2018年要进一步补齐监管短板,坚定不移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陈文辉表示,要加快推进《保险法》修订,推进公司股权、信息披露、偿付能力、精算报告、准备金、资金运用、风险案件等制度的修改完善,对监管内部规程不健全、存在操作风险的,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堵住监管制度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