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大学城将建设10个新型研发中心
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孵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园区将向南扩区1033公顷,拟划入中关村房山园
良乡高教园区科技创业园,北京北达智汇微构分析测试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寿亮介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房山工作站情况。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周依
良乡高教园区现有面积664公顷,自2004年起,已陆续入驻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截至2018年底,入驻企业总数达3706家,全年完成税收约5068万元。预计2020年,将完成园区中央绿化景观带提升、道路“降级改造”、新型研发中心落地和5G Wi-Fi覆盖。到2025年,园区将建设10个新型研发中心。未来,园区将向南扩区1033公顷,规划设计、公共配套、环境提升、校地融合等工作正全面铺开,同时拟将扩区范围整体划入中关村房山园。
园区建设
将打造5G Wi-Fi全覆盖园区
良乡高教园区现有面积664公顷,自2004年起,已陆续入驻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在园高校师生人数约4.26万人。截至2018年底,入驻企业总数达3706家,全年完成税收约5068万元。
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路鹏介绍,园区明年将建设1至2个、到2025年建设10个新型研发中心,引进世界顶级人才落地,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记者了解到,作为新型研发中心载体的“智汇8号”楼宇,总建筑面积28926.4平方米,包括6个单体楼及地下车库等配套建筑,每座单体楼可以承接1-2个研发中心。目前已具备交付条件,将引进一批新型研发创新中心落户。
同时,将打造5G Wi-Fi全覆盖园区,供园区内师生免费使用,速率可达到园区原有宽带的3倍以上,为科研活动提供配套服务。
园区还将对道路进行“降级”。“现在的道路比较宽,师生过马路的时候有一定安全隐患,而且这里不堵车,主要出行方式也是自行车及步行等。”路鹏说,道路“降级”后,腾退出的空间将用于建设众创空间,促进大学师生创新创业。此外,明年还将对园区中央绿化带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增设体育、文化、商业配套设施。
“未来我们要把高教园区从园区变为‘城’,补齐主园区的短板,优化整合资源,增加教师职住平衡的空间,引入更高端的产业,促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路鹏介绍,未来园区将向南扩区1033公顷,良乡大学城的面积将达到16.97平方公里。扩展空间主要用于承载教师、科研人员及引进人才的职住平衡空间,同时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轻量级生产空间,补充科技服务功能。
目前,房山区正全力推动中关村房山园功能提升,打造南部科技创新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房山区拟将良乡大学城扩区范围整体划入中关村房山园,扩区规划设计、公共配套、环境提升、校地融合等工作正全面铺开,中关村智能装备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正在加快落地。
政策配套
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两年免房租
据良乡高教园区科技创业园工作人员介绍,高教园区科技创业园包括主楼和东配楼,10层主楼为创新创业主要空间载体,目前注册了146家企业,其中大学生团队66家、优客企业18家,其他62家。
主楼一层和负一层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房山工作站,引进北京北达智汇微构分析测试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整合了包括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资源,开展分析测试服务。
二层至五层为房山区政府与北京市教委合作共建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于2015年6月5日开园,用于承载北京市教委就业指导中心从北京市90多所高校遴选出的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对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给予两年免租期的办公空间及工商注册服务的支持。目前54个创业团队正在孵化中,12个团队“毕业”。
六层为高教园区管委会与北京理工大学团委共建的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目前已遴选出11个创业项目入驻。其余楼层还有校城融合示范项目、房山区政府与优客工场共建的联合办公载体场所“优客工场大学城站”等,
“目前在办执照、法律顾问咨询、财务代记账,以及各类市级政策申请等方面,我们都是免费给入园企业提供服务,对特别优秀的几类企业还提供免租支持,包括大学生创业企业、引入‘千人计划’人才的企业等。此外还会提供中试生产车间,能够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路鹏说。
■ 案例
创业团队“反哺”当地
古色古香的葫芦茶具、绘有精美纹饰的葫芦摆件……在良乡高教园区科技创业园这间办公室里陈列的一系列作品,展示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这些作品来自2016年入驻良乡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北京文韵中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总经理廉毅翔介绍,公司致力“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现有三个业务板块,包括葫芦工艺产品开发与生产,技能教育培训服务,以及葫芦主题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文化旅游服务。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廉毅翔,毕业后曾在郊区做大学生“村官”,有幸结识民间非遗“火绘葫芦”技艺传承人牛成果,拜师学艺。廉毅翔和团队成员思索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他们想出的方案是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种植,同时也依托母校学术资源开展加工创新团队建设。
“一方面团队租用北京郊区农村土地资源开展葫芦种植,保证原材料供应,带动农民庭院种植葫芦,美化环境,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在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成立葫芦工艺研发工作室,利用80后、90后年轻一代丰富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廉毅翔介绍,几年来,团队已开发生产出各类葫芦手工艺产品40余种,并创新生产了多款功能性葫芦器具,目前工艺作品年销售额已近300万元。
2016年,廉毅翔团队作为北京市教委推荐的优秀创业项目入驻良乡智汇城创业园。“自入园开始,高教园区管委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优厚的成长环境,包括场地支持、小微文创资金补贴、商业资源对接、组织展览展示宣传活动及企业培训服务等。”廉毅翔说。
这个在房山成长起来的团队,正回过头来“反哺”当地。2017年底,公司与周口店镇葫芦棚村结对,共同打造了葫芦文创精准帮扶项目,通过技术服务和培训,与葫芦棚村共同打造葫芦特色旅游产业项目。现在,公司正与房山区苏庄三里社区、绿地花都苑社区青年汇等街道社区,以及北京工商附属小学、窦店中学等学校合作,开设非遗葫芦技艺传承班。
新京报记者 周依